Top
企業社會責任專區

開元百萬助學計畫開跑 攜伙伴加入

本文引自NOWnews 今日新聞

長期關注弱勢兒少營養及教育議題的開元食品,今(21)日再度攜手台北家扶中心舉辦「戀職人送愛心,開元百萬助學計畫」記者會,戀職人鮮奶代言人Janet謝怡芬積極參與愛心公益不遺餘力,持續13年不間斷支持開元公益活動,並首播「暖心送愛,翻轉未來」公益影片,同時也宣佈「戀職人送愛心,開元百萬助學計畫」正式開跑。

w1200

▲開元食品持續13年投身公益不間斷,至今已捐助超過30萬瓶鮮奶、累積超過3千家的通路夥伴響應並幫助超過1萬5千名弱勢學童。(圖/記者鄭志宏攝)

「暖心送愛,翻轉未來」公益影片,影片故事改編自家扶援助之隔代教養家庭兒少個案,期待可以藉由真實故事引發社會共鳴,戀職人鮮奶代言人Janet謝怡芬也受邀參與公益影片演出,她表示,當了媽媽之後,真的會更深入感受更多事,尤其是會特別感謝自己的父母,再看到周圍的小孩,都會希望他們都可以擁有正常長大的環境和過程。更特別讚許影片中的小女主角,是位非常聰明的小孩,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她的真誠。

w1200 (1)

▲戀職人鮮奶代言人Janet謝怡芬受邀參與「暖心送愛,翻轉未來」公益影片演出。(圖/記者鄭志宏攝)

家扶中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開元食品與家扶合作已進入第三年,今年特別設計出「戀職人送愛心,開元百萬助學計畫」,不僅提供鮮奶、義大利麵來補充營養,更增加就學補助金來鼓勵努力就學的家扶孩童;家扶已有71年,有2萬7千多戶多的家庭及4萬多位孩童,屬單親即有65.21%,隔代教養亦達11.2%,弱勢兒少在學習與成長上更為辛苦。但即使身處逆境,孩子們卻十分向學,把握每一個可能改變的機會,特別感謝開元食品40年的事業就有三分之一是為公益付出,真的很不容易,是很不凡的意義。

w1200 (2)

▲家扶中心執行長何素秋感謝開元食品40年的事業就有三分之一是為公益付出,真的很不容易,是很不凡的意義。(圖/記者鄭志宏攝)

開元食品持續13年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兒少,預計捐出百萬助學獎金及戀職人愛心鮮奶予家扶基金會,為弱勢兒少補足教育及營養資源不足的缺口,估計將有千名學童受惠,今天的記者會上,開元食品通路夥伴一同出席記者會,帶著受邀參加的孩童們手作點心同樂,希望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弱勢兒少營養及教育議題,一起響應公益。

▲「戀職人送愛心,開元百萬助學計畫」吸引眾多商家踴躍支持,一同響應公益活動。(圖/記者鄭志宏攝)

揪甘心!「可果美」、「唯品」、「金車」捐愛心飲料慰勞醫護

 

長庚紀念醫院致贈感謝狀給三家業者

2020-4-20

為感謝長庚醫護人員於防疫期間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全力守護國人健康,國內三家飲料業者「可果美」、「金車」及「唯品」,今日由代表分別捐贈1,000箱有機健康果汁、1,600盒濾袋咖啡及2,400箱咖啡和礦泉水,慰勞長庚前線醫護人員的辛勞。

捐贈儀式於20日下午在林口長庚醫院舉行,長庚醫院由賴旗俊副院長代表致贈感謝狀給這三家飲料業者出席代表。賴旗俊副院長表示,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陸續接到許多民間或企業捐贈物資,替醫護同仁加油打氣,今天再有三家飲料業者捐贈果汁、咖啡、天然水等健康飲料來,真的感到很暖心,也非常感謝!這些義舉對醫護人員都是很大的支持與鼓勵,也相信在全民同心合力防治下,必能讓這次的疫情浩劫提早遠離。

可果美公司共捐贈400箱蕃茄檸檬汁、300箱有機蘋果汁與300箱有機紅葡萄汁,可果美副總經理林宮男表示,全部都是100%天然蔬果製成,富含茄紅素等蔬果健康營養,希望為辛勞的第一線醫護人員補充元氣,讓他們擁有健康好體力持續對抗疫情。

唯品公司全國營運經理鄭梅村表示,共捐贈1,600盒、總計12,800包無糖無奶精濾袋咖啡,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只需將茶包式設計的濾袋咖啡拆封,再以熱開水浸泡3~4分鐘,即能享受一杯濃醇香咖啡,在此防疫期間快速舒緩巨大的壓力,重整心情。

金車公司飲料研究所吳怡玲經理指出,金車共捐贈900箱伯朗咖啡和1500箱波爾多天然水,到長庚的基隆、台北、桃園三個院區,以向第一線辛勞的防疫人員表達感謝與關懷之意。

賴旗俊副院長強調,感謝民眾用各種方式向醫護人員加油打氣,有許多國小學童就是親手繪製卡片或者寫信來,在此也代表醫護同仁一併致上感謝。

新聞來源: 台灣英文新聞網

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一次搞懂關鍵字CSR、ESG、SDG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 作者: 顏和正
  • 2019-01-03

CSR?SDG?ESG?SROI?這些英文縮寫,是近年企業經營的必修學分。到底這些是什麼?《CSR@天下》帶你一次搞懂跟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大小事!

一、什麼是CSR?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就是企業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不光只是替股東賺錢而已,還要對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有所貢獻。

CSR其實不是新概念,在中國傳統中有「儒商」、西方有「企業慈善家」,可見在這個名詞出現前,企業回饋社會的做法就已經存在。

不過,做公益慈善的CSR,在1970年代曾有不同的詮釋。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當時指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而且,「如果企業投入資源贊助慈善事業,就等於是阻止個別股東自行決定應該如何處置他的錢。」

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世界經歷了幾次的經濟衰退,自然環境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破壞,資本主義過度發展讓企業長得愈來愈大,跨國大型企業擁有的資源與能力,甚至超越許多政府。這都凸顯出企業不光只是提供就業機會與創造財富而已,對環境、社會永續的發展,都能夠、也應該扮演更正向積極的角色。

CSR再度被重新定義。企業不光只要替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還要兼顧所有相關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權益。利害關係人就是跟企業運作有關的所有人,從內到外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國家、與自然環境等。

企業不只是獲利的工具,更應是負責任的公民。未來的領導級企業,不只是商業世界的領導,也將是社會的領導力量。沒有落實CSR的企業,很難再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CSR已經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CSR領域包括哪些?ESG又是什麼?
CSR的領域廣大,可以用ESG原則來看。E是指環境(environment)、S指社會(social)、G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當代CEO要面對的關鍵問題,除了獲利之外,更要回答:公司的存在是否對社區有利?企業是否改善了環境?企業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是否做了有悖道德的事?

不過,ESG還少了一項對員工、客戶的照顧,因此《天下》的「天下CSR企業公民獎」,則是用4大面向來評估企業的CSR。除了對應ESG的「環境永續」、「社會參與」、與「公司治理」之外,還增加了一項「企業承諾」。

這4大面相各自回應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公司治理」針對股東;「環境永續」針對環境;「社會參與」針對社區、社群;「企業承諾」是針對員工、上下游供應商與合作伙伴、與客戶。下面將說明各個面向的意涵。

三、公司治理跟CSR有什麼關係?
公司治理是指企業要以透明、公開、有效率、遵守法規等做法來治理公司,並創造獲利,才能讓企業健康永續地經營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賺錢是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的觀念已經過時,但是獲利仍是CSR中很重要的一環。「企業不賺錢是罪惡的,」因為虧錢不僅無法對股東交待,想要照顧到其他的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加薪、參與公益活動,更是緣木求魚。因此,獲利(而且是以符合法規與道德規範的方式)也是企業的CSR門檻之一。(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給不給人看清楚?優良公司治理的關鍵

四、什麼是「企業承諾」?供應鏈管理跟CSR有什麼關係?
「企業承諾」指企業要善待員工、上下游供應商、與客戶,回應他們的需求。不僅要創造幸福職場,讓員工獲得妥善的照顧與成長機會,也必須對客戶提出品質良好的產品或服務。因此,一家靠血汗工廠或黑心產品來賺錢的企業,即便有獲利,仍是違反了CSR的精神。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也成為CSR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企業可以對上下游的合作廠商發揮正向的影響力。台灣的科技業與紡織業是國際永續供應鏈的一環,例如蘋果要求供應商採用綠能,Nike要求代工廠保障勞工權益,都是明顯的例子。不僅國際大廠對台灣企業有所要求,許多台灣本土企業也都開始針對其供應商,提出遵守永續經營規範的要求。(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幸福職場要有溫度,光員工福利還不夠

五、只有製造業才需要推動「環境永續」嗎?金融與服務業怎麼做環保?
節水節能、揭露綠足跡、淨灘、減碳減廢等環保措施,只是環保「基本功」,現在的環境永續做法,已經提升到如何將「綠色」納入營運中。例如,將回收資源變成新材料的「循環經濟」,就是近年的顯學,大愛感恩科技用回收寶特瓶來做衣服、遠東新用海廢垃圾來做球鞋,都是例子。

並非只有製造業才能在環境永續上有所作為。零售業也可以在減塑、減廢、節能上,提出對環境友善的做法。例如,荷蘭英國已經有無塑超市,家樂福也捐出即時品來減少食物浪費,並照顧弱勢。

金融業也能透過「綠色金融」,除了發行綠色債券之外,更能發揮「金主」的力量,不投資或融資會破壞環境的企業或專案。例如,國泰金控簽署了赤道原則、責任投資原則,就是一例。(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別說不是製造業就不能做環保

六、「社會參與」是什麼?光做公益慈善不夠嗎?
投身公益慈善、回饋地方需求等「社會參與」,是一般人對CSR的基本認識。但現在的CSR早已超越「造橋鋪路辦校賑災」等傳統做法。單純一次性的金錢或物資捐贈,只是「基本盤」,要能做到更深入社會參與,企業必須有更長期的策略,來回應社區需求。例如,信義房屋長期推動「社區一家」,星展銀行扶植社會企業,普萊德科技推動國小課輔等等,都是這樣的例子。(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企業行善要讓人有感的公益6大招

七、什麼是SDG?跟CSR有什麼關係?
聯合國在2015 年針對人類面臨共同的挑戰,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DG),作為2030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

這17項SDGs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乾淨水資源、氣候變遷、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等,下面又分成169項追蹤指標,涵蓋了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3大面向。

許多歐美企業已經將SDG設為推動業務與CSR的方向,因為這些目標就是人類現在面臨的問題,而針對問題提出解方對企業來說,一方面是潛在的市場需求,一方面也是回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也並非所有SDG目標都適用於台灣,但是許多台灣企業也已經開始注意SDG,將其CSR的活動跟相對應的SDG目標對照。

八、什麼是SROI?
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是用來評估CSR效益的量化指標,意味投入1塊錢,能創造出幾塊錢的社會價值。SROI將社會影響力及結果從質化描述,轉變成以貨幣化進行「量化」的追蹤與管理,讓CSR也能用數字管理,並成為規劃CSR策略時的參考。例如,華碩評估其「數位包容計劃」的SROI,結果是每投入1塊錢就為社會創造出3.61元的價值。

九、怎樣才能做好CSR?
就跟經營企業一樣,CSR的做法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大致上還是有幾個原則可以考量,包括長期持續、從上到下、與核心能力結合、回應社會需求等。

就像經營一門生意一樣,CSR要發揮成效,也必須長期耕耘,因為一次性或短暫的活動,成效終究難以彰顯。根據《天下》的CSR企業公民獎的統計,過去10年來參加評選的企業,約有3~4成的專案時間在1~5年,約有2成多的專案,時間在5~10年間。例如,帝亞吉歐的「夢想資助計劃」至今連續舉辦16年,中國信託的「點燃愛心之火」更是超過30年,讓這些專案廣為社會大眾所知,也因此能發揮更大的影嚮力。

十、為何CSR要由上而下才有效?
CSR要能成為企業的DNA,就必須由上到下來推動。企業最高層必須重視且參與,才有可能動員員工。否則,基層員工往往忙於各自工作,往往只認為CSR是人資或公關部門的事。因此,唯有最高管理階層真正展現出對CSR的支持與承諾,才有可能讓員工都認真看待CSR。(延伸閱讀:只有高層,沒有中階參與,企業永續不會成功

有些企業已經將CSR列為績效考核的KPI之一。例如克蘭詩的各國分公司總經理的年度績效考核,有10%來自於CSR的表現;聯合利華則規定旗下每個品牌,每年至少要推動一項永續專案。

十一、CSR為何要跟企業的核心能力結合?
CSR的面向很廣,該如何選擇要做哪些事?從企業本身的核心能力來看,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畢竟這是企業最擅長的事,不僅容易做出自己的特色,讓其他企業難以超越,也比較容易持續。例如,資生堂的「化妝療法」,就充分發揮其美妝專業。

CSR也會有「跟風潮」,例如偏鄉送愛、淨灘等等都是如此。並非這些活動不好,但是如果這跟企業本身的核心職能無關,難免淪為「me too」,誰來做都一樣,反而無法突顯出個別企業的特色。就像市場競爭一樣,如果企業推出的CSR專案跟他人一樣,自然難有辨識度。

十二、CSR為何要回應社會需求?
就像SDG提出了人類社會的挑戰,CSR要做的事正是如何協助達到這些目標。因此,CSR必須與時俱進,跟著社會的發展走,能夠即時回應社會問題的CSR,成效會更明顯,也會更受到肯定。例如,中國信託金控投入校園反毒活動,就是看到青少年毒品氾濫問題日益嚴重。

十三、CSR如何兼顧長期與創新?
CSR最好能長期持續,但是長期專案要如何創新?其實創新並非一定指顛覆性的做法,每年微調改善都是創新。例如,科思創的「魔法學校」,原先針對一般中學推廣科普教育,之後改為針對聽障生,並將弱勢小學也納入,都是一種「漸進式創新」。

十四、CSR是大企業的事嗎?中小企業怎麼辦?
傳統認為CSR只是捐錢的慈善活動,因此是有錢大企業的事,跟中小企業無關。不過,CSR面向極廣,未必一定要花大錢才能做,有些面向甚至跟錢無關,例如提供員工幸福的工作環境。即便要花錢,也可以依照企業本身的資源來評估,因為CSR不是一個比拚投資規模的遊戲,而是如何從企業的核心出發,發揮正向影響力。大企業能夠揮灑的空間或許較大,但中小企業一樣能做出有特色的CSR。(延伸閱讀:【CSR一百強】請新人吃「饅頭」 宏正用大富翁降低菜鳥陣亡率

十五、CSR只是搏名聲而已嗎?對企業營運有幫助嗎?
一般認為CSR只是美化公司形象的行銷工具,因此有人對企業CSR保持懷疑態度。確實有些企業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搏名聲」,甚至只做表面,例如「漂綠」的企業,宣稱做了環保,但實際上卻仍繼續破壞環境。

CSR確實對企業形象有所幫助,但並不止於如此。事實上,CSR做好的企業,因為照顧員工,員工認同度升高,對企業競爭力自然有所幫助。形象好也會對生意有正面影響,因此雖然CSR跟業績並無直接關聯,卻能對營運帶來間接的好處。(延伸閱讀:【CSR一百強】瑞助營造推公益修繕 免費愛心賺到商機